气管切开那些事儿(三)

2014-07-30 10:35 来源:新浪微博 作者:yuter
字体大小
- | +

微博网友@罩得住他爸 在新浪微博发表《气管切开那些事儿(三)》一文,并授权丁香园转载。

电话响起,高干病房呼叫,一离休干部下呼吸道感染,咳痰困难,需做气管切开。来到床旁,见一老叟侧卧病榻,身边一银发老妪守护。我对老妪说,您是她家属,您签字?老妪点头称是。

我说,老伴儿签字也行,不过如果有子女年轻点的签,更好。老妪说,我就行,我不是他老伴儿,我是他孙女儿。我.....!再去看看患者,年纪是不小。回头我问她,那这大爷多少岁啊?老妪说,103了。

老太爷斜趴着窝住脖子,除了眼皮微颤,全身哪儿都不能动。我问,您爷爷可以睡平伸直脖子吗?老妪摇头说,他这个姿势已经好几年了,动不了的。医生,您有把握吗?没把握就算了,早想切了,但每次医生都说手术风险太高。我爷爷可不能死,钱您不用考虑,国家包了的,只要活着,一切待遇都有,要是人没了,就啥也没了。

嘿,我就喜欢说话实在不绕弯子的人,国家都对老爷子那么好,一定为革命立过功的,我也不能够不上心啊。我说,老爷子那么大年纪,不碰他都可能随时仙逝而去,还别说在脖子上拉刀子做手术,况且,他颈部都变形了,窝着脖子侧着身子,气管寻起来都难,手术难度相当大,要能不做,还真别冒这个险。

可是,如果不做,痰在肺里淤着,感染控制不了,现在的血氧饱和度都不行了,老人家可能一口上不来就给痰憋死了。

老太爷的孙女还是签了字,他不能动,我们只有将就着他的姿势,调整我们的姿势。这手术做的,蹲在地上,斜打着灯,扭着腰,考古一般地把手术完成了。难是难点,顺利结束,呼呼呼把淤在肺里的老窖陈酿吸出来,氧饱和度慢慢上去了。

银发孙女感激不尽,一路送我们下楼,嘴里叨叨着,医生高明,高明,老爷子这下又可以好好活下去了。

刚回到病房,屁股还没挨着凳子,楼下骨科一护士急冲上来,说,快,快,老总,我们科一病人不行了,切气管!!

一般来说,不是万分紧急,都是电话打过来,我们赶过去。这回人家跑上楼来喊,而且看那神态,刻不容缓。我和值班住院医生,心领神会,话不多说,直接拎包冲下骨科。

跑进监护室里,骨科医生正在给那患者做心脏按压,这说明患者已经呼吸心跳停止。骨科医生见我们来了,说,颈椎术后,突然就出不过气来了!

呼吸心跳都没了,当然也来不及消毒铺巾了,甚至来不及做气管切开,摸着脖子的环甲膜一刀就下去了,然后血管钳一分一扩,把我随身带的麻醉插管塞进去,带上球囊做人工呼吸,那边心脏继续按压。一分钟左右,病人呼吸心跳总算是回来了,这时候,我们才又重新消毒铺巾,做常规的气管切开,换上气管套管。

手术做完,患者还没醒来,我们任务完成,惊心动魄几分钟,生死来回一刹那。那种成就感,还真就是医生满足感最爆棚的时候。

话说,骨科那患者出院前赠送锦旗:起死回生,妙手回春——感谢骨科全体医护人员。我心想,当时您是睡过去了不知道啊,起死回生的,是咱耳鼻喉科大夫,嘿嘿。

跟我同去的值班住院医生算是开眼了,说,赵老师,这手术我只在书上看到过,活的现场直播,这可是第一次!我说,说实话,我也是第一次做这个环甲膜切开。一般气管切开就是紧急救命的手术了,再紧急到连气管切开都来不及做的境况,确实少之又少,不过今儿咱们不就遇上了吗?

环甲膜切开或穿刺,就是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那点缝隙里,捅开气管。与一般气管切开不一样的地方是,这手术只需要几秒钟搞定,对那些封喉到将死的患者,这一刀下去,就可能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,晚那么几十秒,可能患者就驾着仙鹤奔西边去了,拽也拽不回来。

这次成功开了个头,后来又做过一个,我希望这辈子再不做第三个,因为要老有这手术做,不是天灾就是战乱或是瘟疫流行,最好哪个都别赶上。

最后再说一句,这救命的手术,关键是要找准那个环甲膜间隙,这除了医生的经验,病人脖子上的肉也不要太厚,不然医生摸不准,找不稳,一刀切下去,难说就能打开那扇生命之门。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,下刀若是伤到环甲动脉,血汩汩往气管里灌,这就是加速死亡。

这是不是也应该算胖子必须减肥的理由?

查看信源地址

编辑: 吴海培

版权声明

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丁香园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,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授权转载时须注明“来源:丁香园”。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